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对于高考的同学来说,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高考志愿填报也经历了变革,从2008年起到2012年全国高考逐步全部实行普通高校招生一批本科 (A类、B类)文史类和理工类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改变了以前一直实行的顺序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
这两种方式投档录取模式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是平行志愿?它的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也就是说,在同一类别、同一投档中,平行志愿是从最高分考生开始依次检索。当轮到考生时,遵循该生所填的志愿在按照顺序检索,一直到所填报的志愿中符合投档条件且院校有计划余额时,就会立即被投档,检索随即停止,完成投档录取。
什么是顺序志愿?它的原则: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
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通常称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每个志愿一所院校。投档时,对报考同一志愿的考生按院校录取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名投档。若高校在一志愿考生中已经完成今年的招生计划,则不再进行第二志愿录取;若第一志愿考生未能录满,则开始检索第二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
多年的实践证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大大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风险,提高了志愿填报满足率。考生不用像以前那样"豪赌"第一志愿。因为按照以前的顺序志愿的投档方式,第一批录取的本科竞争是最为激烈的,高分学生一旦填报志愿失误,有较大可能落榜,或者录取院校掉了几个档次。
举例说明:一考生在某省的高考成绩670分,排名全省100名。考生报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该省招生50名,北京大学在该省招生50名。
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位于100位次的同学第一位次为清华大学,因为清华大学在该省招生计划为50名,如果该考生在100位次之前的报考清华大学的考生中排名第50名,则该考生被清华大学录取,该志愿投档成功;如果该考生在100位次之前的报考清华大学的考生中排名第51名,则该考生未被清华大学录取,该志愿投档失败,顺延至第二位高校北京大学。
如果该考生在100位次之前的报考北京大学的考生中排名第50名,则该考生被北京大学录取,该志愿投档成功;如果该考生在100位次之前的报考北京大学的考生中排名第51名,则该考生未被北京大学录取,继续顺延至第三顺位,如此反复,直至全部平行志愿检索完成。
按照顺序志愿的投档方式:位于100位次的同学第一志愿为清华大学,因为清华大学在该省招生计划为50名,如果该考生在报考清华大学的考生中排名第50名,则该考生被清华大学录取,该第一志愿投档成功;如果该考生在报考清华大学的考生中排名第51名,则该考生未被清华大学录取,第一志愿投档失败,顺延至第二志愿高校北京大学。
由于北京大学在该省招生50名,如果报考第一志愿北京大学超过50名,则第一志愿北京大学招生计划已满(即使第50名的分数只有620分),该考生不能被北京大学录取,只有在第一志愿北京大学招生计划未满时,考生才能被北京大学录取。
两种录取方式天差地别,当然比较来说,平行志愿更趋合理,保证了在分数优先的情况下有优先选择权,而顺序志愿则不一定,所以各位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认真了解其中的区别,做到有的放矢,避免退档或滑档等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