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文献报道,20%~40%的感染与通过手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引起的交叉感染有关,手是经接触传播病原微生物的重要媒介。在医疗机构中,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在日常生活中,最易接触微生物的部位是双手,因此手部清洁是避免感染的基础。手卫生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手消毒剂的使用提高了手卫生效果和依从性,是降低手携带病原微生物传播的有效工具。
那么,手消毒剂的种类都有哪些?在使用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疾控专家来给大家盘点一下。
手消毒剂的种类有哪些?
手消毒剂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醇类、胍类、季铵盐类、酚类、次氯酸类等。醇类手消毒剂不仅可以单独用于手消毒,还可以作为溶剂与其他多种消毒剂复配形成复方手消毒剂。
醇类手消毒剂
最常用的是乙醇和异丙醇,醇类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对多数亲脂性病毒杀灭作用强,对细菌芽孢无杀灭作用,对亲水病毒作用较弱。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速干手消毒剂就是由醇类和护肤成分组成,常用的有水剂、凝胶和泡沫型。具有消毒速度快、待干时间短等特点,但易挥发,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
胍类手消毒剂
主要包括醋酸氯己定、葡萄糖酸氯己定、聚六亚甲基胍等。具有速效杀菌作用,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稳定性好,但对分枝杆菌的杀菌效果较差,对细菌芽孢仅有抑制作用。一般与醇类复配形成复方制剂。
季铵盐类手消毒剂
主要以氯型季铵盐、溴型季铵盐为主要杀菌有效成分,包括单一季铵盐组分的消毒剂以及由季铵盐组分为主要杀菌成分的复配的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的特点是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毒性小,稳定性好。
次氯酸手消毒剂
次氯酸属广谱、高效消毒剂,各种病原微生物对该类消毒剂十分敏感,属于高效消毒剂。次氯酸手消毒剂一般采用低浓度次氯酸,完全可以达到常用手部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使用手消毒剂注意事项
▶由于免洗手消毒剂只能杀死手上的细菌,不能去除手部污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当手部无肉眼可见的污染,且不方便洗手时,可以选用免洗手消毒剂;当手部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应选择皂液+流动水洗手。
▶在使用手消毒剂时,应按使用说明书的使用范围及方法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同时避免与拮抗剂同时使用。
▶过敏者慎用手消毒剂。
▶手消毒剂有效期及启用后的使用有效期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避免因超期使用而达不到应有的消毒效果。
▶许多手消毒剂以醇类作为溶剂与其他多种消毒剂复配形成复方手消毒剂,在使用此类手消毒剂时,注意远离火源。
▶手消毒剂为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应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尤其是托幼机构、有儿童的家庭,更要特别注意,避免儿童误服、误用。